| 一只鸟飞过一处深山,变成了另一只鸟。为什么? |
因为它穿越了鸟山。
|
| 什么鱼从来不会被烧焦? |
河豚(因为它被烹饪时必须被完全加热,否则有毒)
|
| 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打开锁,也可以用来打开心扉? |
答案是“关心”。因为关心可以用来打开他人的心扉,也可以用来打开锁。
|
| 一个人晚上走在路上,突然看到一栋房子着火了。他很着急,但是却没有报警或者去救火,为什么? |
因为他是一名消防员,他已经在路上了,准备前往火灾现场。
|
| 有一个房间里有三个开关,分别控制着三个灯泡。你只能进入房间一次并且不能返回,如何确定每个开关对应的灯泡是哪个? |
首先,打开第一个开关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关闭。然后,打开第二个开关并走进房间。观察灯泡的状态即可得出结论:亮着的灯泡对应的是第二个开关,熄灭的灯泡对应的是第一个开关,而冷的灯泡对应的则是第三个开关。
|
| 一个人站在一座桥的中间,他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桥的尽头。为什么他没有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桥的另一侧? |
因为他站在桥的中间,桥的另一侧没有阳光,所以没有影子。
|
| 什么东西只有你拥有,但是别人多一些就会比你更加幸福? |
答案:自信。
|
| 有一个人在一间完全封闭的房间里,没有窗户,也没有门。他却能从房间里看到外面的世界,这是怎么可能的呢? |
这个人是摄影师,他通过相机的镜头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。
|
| 一个人在房间里,只有一盏油灯和一个蜡烛,他先点亮了油灯,后点亮了蜡烛,却发现油灯熄灭了。为什么? |
因为他点亮油灯的时候,房间里还是白天,所以油灯并不需要亮。而等到他点亮蜡烛时,天色已经暗了,油灯的火焰就熄灭了。
|
| 什么东西无处不在,但你很少能看到? |
字母 "e"
|
| 有一个妖怪,他每天早上都会浇水10分钟,晚上则浇水5分钟。那么按照这样的规律,他一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浇满一个水缸? |
永远也浇不满,因为他每天的浇水时间总和只有15分钟,无法达到满缸的水量。
|
| 有两个人,一个是你,一个是我。我告诉你我不是你,你告诉我你是谁? |
你告诉我你是谁。因为我告诉你我不是你,所以你知道你是谁。
|
| 有一座桥,在桥的一边有三个人,他们正盯着桥的另一侧,并想同时过桥。然而,桥上只能同时容纳两个人,每个人需要不同的时间来穿越整座桥,分别是1分钟、2分钟和5分钟。他们没有灯、没有手电筒,只有一个火把,所以每次只能有两个人一起穿过桥。每个人必须带着火把通过,否则他们无法看到桥上的路。并且,当两个人一起穿越的时候,他们的速度是慢的那个人的速度。他们怎样安排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都到达桥的另一侧? |
首先,第1分钟的人和第2分钟的人一起穿过桥,花费了2分钟。第1分钟的人带着火把回到起点,需要 1分钟。接下来,第1分钟的人和第5分钟的人一起穿过桥,花费了5分钟。第2分钟的人拿着火把回到起点,需要 2分钟。最后,第1分钟的人和第2分钟的人一起穿过桥,花费了2分钟。总共花费的时间是 2 + 1 + 5 + 2 + 2 = 12分钟。
|
| 有一天,小明看到一个人跳进了河里,却没有湿身。他觉得非常奇怪,于是跟着这个人一起跳进了河里,却发现自己湿了一身。为什么会这样? |
因为那个人是在电视上看到有人跳进河里的画面,而小明是在现实中跳进了真正的河里。
|
| 有四个人坐在一排长凳上,他们分别是A、B、C、D。以下是一些关于他们的事实: |
座位顺序是C、A、B、D。
|
| 有个人站在河边,他看到一只鸭子,然后把它捡起来放在头顶上。为什么他这样做? |
因为他要过河,但不想弄湿自己的衣服。
|
| 一只狗在水里游泳,为什么毛发却一点都不湿? |
因为它是一只塑料狗。
|
| 有一个人从一座桥上跳下去,结果没事,为什么? |
因为那座桥是跳水台。
|
| 一个人过桥,只有一盏灯,但他只有10秒的时间,而每个人过桥的时间是5秒、10秒、20秒、30秒、40秒,问他如何能确保每个人在10秒内过桥呢? |
他先让两个最慢的人一起过桥,花费30秒。然后他返回原岸,再带走最快的两个人,花费10秒。随后,他带着两个最慢的人一起再次过桥,花费30秒。最后,他将最快的两个人送过桥,花费10秒。总共用时为30+10+30+10=80秒,确保每个人在10秒内过桥。
|
| 长颈鹿为什么不能喝咖啡? |
因为长颈鹿只能喝长咖啡。
|
| 全世界的人都需要我,但是我却不能替代任何人。我是什么? |
名字
|
| 有一个人夜里睡觉时买了一场噩梦,第二天醒来却觉得非常开心,请问为什么? |
因为噩梦中梦到自己中了一亿大奖!
|
| 有一只被绳子绑住的鸟,它为什么却能自由飞翔? |
因为绳子绑住的是假鸟,真鸟已经飞走了。
|
| 有一个人站在乡间小路上,突然一辆车向他开来,但途中发现道路状况不好无法继续前行。然而,这个人并没有离开路中间,车子也没有撞到他。为什么? |
这个人是在铁路上站着,车子是火车。
|